主管: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张家界日报社    张家界市唯一新闻门户网
我要投稿| English| 한국의| ภาษาไทย| Japanese|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您的位置: 首页 >  千城频道> 名企名牌 > 正文

央视纪录扎根雪域高原的蒙草“种子”

2021-12-13 18:51:542  来源:搜狐网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西藏,一座种质资源宝库。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一代代科研人员前赴后继投身到世界屋脊的植物保护中。

    近日央视专题纪录片《西藏,我们的故事》走进山南市藏草万亩植物种苗繁育基地(蒙草西藏高海拔植物种业研究院),跟随蒙草生态修复工作者赵韦和他的团队,采集驯化高海拔、耐低氧的乡土植物,用一粒种子联接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发展,见证西藏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央视纪录扎根雪域高原的蒙草“种子”

    藏草万亩植物种苗繁育基地

    为西藏高海拔生态系统建一座种质资源宝库。坐落于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海拔近4000米的藏草万亩植物种苗繁育基地已经运营了5年。赵韦团队与中科院、西南民大、西南农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调查西藏地区野生植物资源及分布,采集保存了拉萨、山南、林芝、日喀则等海拔范围1800—5300m不同生境植物种质资源约600种、植物标本近4万份,及若干土样、水样,基本摸清了当地的野生植物本底,建起西藏高海拔植物种业研究院和对应种质资源库,开展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扩繁,为西藏区域植物资源基因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处“小草方舟”。

    央视纪录扎根雪域高原的蒙草“种子”

    赵韦团队采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

    “要更适应地修复西藏高原的生态,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地方的乡土植物有些什么,经过驯化扩繁,将来才会有大量的种质资源应用到修复生态当中。”赵韦介绍说。

    小草数字技术助力青藏高原种源保护。对高寒草场生态进行研究,要有充足的耐心和毅力,对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都是考验。在高寒低氧的环境条件下,一座高度一百米的小山,赵韦团队足足爬了二十分钟。  

    “以往采集要带很多纸版表格现场填写,2-3人配合,费时费力。现在我们用上了一款小蜜蜂APP,即便没用信号能自动生成需要地理数据,采集过程、后期处理的效率提高超过50%。”赵韦激动的说。

    小蜜蜂app及配套的“种业数字平台”后台,由内蒙古小草数字公司研发,覆盖种子、标本、土壤、水样、样方采集等,能确保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存、研发、生产以及产品应用全流程的一码追溯,解决生态修复、草畜平衡、特色农品等领域的选种、用种难题。

    央视纪录扎根雪域高原的蒙草“种子”

    小蜜蜂app让野外采集作业效率大大提升

    一方水土植物养育一方人。几年来,赵韦带领西藏高海拔植物种业研究院团队,采集野生种质资源、选育青藏草原牧草、藏草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已引入优良牧草种质资源近百份、藏药品种近30余种。同时通过精准的数字技术、配合乡土植物给出高原草场生态保护和修复方案,助力农牧区脱贫致富、牧区振兴。

    2021年,西藏启动国有草场建设试点,推进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五年十年二十年后再回来这里,领着自己的家人孩子,我会很自豪地告诉他们,这里有我种下的一棵草、一粒种子”。赵韦团队继续走进自然、研究自然,用坚毅和智慧,像高寒草甸一样生生不息地接力,去寻找治理退化草地、恢复草原生态的一粒种子。

分享: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闻评论(共有 0条评论)
OA办公系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会员中心| 帮助文档 | 商务合作 | 百度新闻地图| BaiduMap|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管单位: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张家界日报社 Copyright ©2005-2011 www.zj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张家界新闻网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湘B-20080013 ICP备案信息:湘ICP备1100615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湘20100035
本网站所有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家界新闻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