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张家界日报社    张家界市唯一新闻门户网
我要投稿| English| 한국의| ภาษาไทย| Japanese|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您的位置: 首页 >  千城频道> 名企名牌 > 正文

茂名信宜:以“粤菜师傅+”促进就业创业与振兴乡村产业并举

2021-02-09 14:45:162  来源:搜狐网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记者:刘军 陈伟赞 报道)竹影婆娑,流水潺潺,“十里竹道”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信宜市东镇街道旺同村。2020年12月,旺同村入选“广东粤菜师傅十大名村”,成为茂名市唯一上榜的“粤菜师傅名村”。自“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以来,信宜市始终把“粤菜师傅”作为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而旺同村正是信宜市“粤菜师傅”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精准对接培训与就业创业
     
      邱琦富是信宜市2020年中式烹调师第1期的培训学员,当年他下岗后和妻子经营一家牛杂店,但生意一直不理想。但自从“粤菜师傅”之风吹过信宜市,为邱琦富的生活带来了改变。
     
      夫妻俩一起参加了“粤菜师傅”培训班,经过系统培训,掌握了广府菜烹饪技能。培训后,经二人研究改良,邱琦富的富记牛杂店菜品变得丰富多样,口感出众,生意越来越好。目前,邱琦富又开了一家分店。
     
      聘用知名厨师担任专、兼职教师,编写“粤菜师傅”培训教材,开设粤菜烹饪、中式面点、打造“信宜特色菜”精品课程。信宜逐步建立起以“‘粤菜师傅’工程培训中心和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烹饪基地‘双龙头’、就业指导中心为辅助、餐饮企业为实操平台”的长短期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并打造信宜市“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孵化基地。
     
      邱琦富只是其中之一。“粤菜师傅”学员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对培训基地培养的技能人才进行建档管理并动态跟踪,主动服务,推动培训学员精准就业创业。若学员想外出就业,则推荐到外面就业;若学员想在本地创业,则为学员提供指导服务,帮助其办理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并提供小额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和创业资助。
     
      “粤菜师傅”工程开展以来,已开展培训班160多期,培训5500多人次,培育了一大批粤菜师傅。培训后已有学员开设学员店65间,实现创业就业3000多人,直接和间接带动15000多人就业。
     
      带动一个乡村产业振兴
     
      张恩华是一名信宜市“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学员,他将农村路边随处可见的野生植物蕉芋制作成粉条,并在菜品研发中心的帮助下,研发出蕉芋卷、炸蕉芋、脆皮蕉芋奶等各种深受群众喜爱的美味菜式。“蕉芋粉”一火,随即带动原来几毛钱一斤的蕉芋头身价倍增,加工成蕉芋粉后,可以卖到60元一斤。
     
      “餐桌上的美食”带火了“田地里的食材”,直接促进白石镇蕉芋种植面积扩大,从1400亩增加到超过3000亩,进入冬收时节,每天蕉芋收购量最多可达六万斤。目前,白石镇蕉芋种植业已基本实现种植、采购、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菜式和食材是粤菜的灵魂。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菜一故事”,信宜市成立“粤菜师傅”工程菜品研发中心,紧紧围绕本地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从“菜园子”到“餐桌子”的有效链接,有力推动了农餐对接、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助推全市乡村特色种养业发展。
     
      如研发“三华李特色菜系列”菜式,延长三华李产业链,让三华李与当地农家养殖的猪、鸡、鸭等特色产品搭配结合;把“怀乡鸡”菜式研发作为重点,开发出以怀乡鸡作为主菜的十余种不同菜式做法;还有白石镇的蕉芋粉、贵子镇的函口村苦瓜、洪冠镇的药膳系列、东北部山区镇的氹仔鱼、镇隆的鱼扣、杨桃鸭等,都是利用本地特色农产品研发出来的特色粤菜。(通讯员:钟学明 罗永松)
分享: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闻评论(共有 0条评论)
OA办公系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会员中心| 帮助文档 | 商务合作 | 百度新闻地图| BaiduMap|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管单位: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张家界日报社 Copyright ©2005-2011 www.zj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张家界新闻网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湘B-20080013 ICP备案信息:湘ICP备1100615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湘20100035
本网站所有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家界新闻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