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张家界日报社    张家界市唯一新闻门户网
我要投稿| English| 한국의| ภาษาไทย| Japanese|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您的位置: 首页 >  千城频道> 魅力旅游 > 正文

“代拍秒杀”错在了哪儿

2020-07-29 17:21:262  来源:人民网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在线上消费火热的当下,商品上架即“秒空”的现象屡见不鲜。真的有这么火爆吗?不少消费者抱怨,即使按时按点守候,也很难抢到心仪的商品。这是因为,“代拍秒杀”早已在背后抢占先机。

      一秒钟便能下单上百次,普通消费者如何能敌?职业代拍者利用代拍软件,用机器与消费者拼手速,做的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调查显示,消费者仅花费20元左右,便能享受一些商家的“代拍秒杀”服务,大大增加其买到优惠、限量商品的概率,抢不中还能全额退款。“只要你想要,我都帮你买到”,代拍商家打出的惹眼广告,还是能让不少消费者心动。

      各大电商平台举办购物节,本是给消费者让利的好事。但“代拍秒杀”的生意却让不法“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有人说,代拍商家提供了服务,消费者也愿意买单。那么,“代拍秒杀”究竟错在哪儿?

      其一,“代拍秒杀”通过非法手段牟利,是实打实的违法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或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达到“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或者造成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的标准,即可追究刑事责任。“代拍秒杀”离不开代拍软件,这种利用软件侵入计算机系统的行为,触犯了国家法律红线。

      其二,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防疫期间,线上购物节的举办本是刺激消费的应时举措,但“代拍秒杀”的存在,却使购物节成为少数人的狂欢。代拍者在面向广大消费者的促销活动中“横插一脚”,从中攫取利益。由此,购物节成了摆设,多数消费者失去了享受优惠的机会,不利于消费回暖。

      其三,侵犯消费者隐私,埋下无穷隐患。“黑软件”缺乏有效监管,存在信息安全漏洞。如今,谁掌握了用户信息,谁就走到了利益链前端。代拍者可以通过代拍软件获取买家的地址、电话等个人信息,实现二次获利。而这些选择“代拍秒杀”的消费者,虽然赚了眼前的小便宜,却浑然不知地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拱手送了人。

      “代拍秒杀”的生意之所以能够做下去,离不开互联网平台为其提供信息发布渠道,各平台应当即时封禁违规账号,补足监管漏洞,将这门“生意”扼杀在摇篮中;同时,相关部门应尽早依法介入,应罚尽罚,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消费者也应尽量避免投机取巧的心理,否则,贪小便宜更容易吃大亏。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促使中国电商危中寻机,驶入发展快车道,然而,行业的蓬勃发展中不可避免会有问题出现,“代拍秒杀”便是其中之一。对此,只有及时止损,斩断非法链条,才能将电商经济扶回法治轨道,实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分享: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闻评论(共有 0条评论)
OA办公系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会员中心| 帮助文档 | 商务合作 | 百度新闻地图| BaiduMap|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管单位: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张家界日报社 Copyright ©2005-2011 www.zj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张家界新闻网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湘B-20080013 ICP备案信息:湘ICP备1100615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湘20100035
本网站所有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家界新闻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