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张家界日报社    张家界市唯一新闻门户网
我要投稿| English| 한국의| ภาษาไทย| Japanese|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您的位置: 首页 >  千城频道> 文旅驿站 > 正文

采取有效措施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2020-07-29 17:09:322  来源:人民网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必须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构建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耕地保护不仅要以保障粮食产能为首要任务,确保“吃得饱”,还要为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奠定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实现“吃得好、吃得健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这一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再次表明,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守好基本田。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东北地区以珍贵稀有的黑土地资源而闻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以吉林松辽平原为例,当地就有“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的美誉。回顾历史,上世纪50年代末开发北大荒时,面对广袤而肥沃的黑土地,人们发出了“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的赞叹。如今,东北黑土地上产出的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足见黑土地作为粮食生产战略资源的重要价值。同时也要看到,几十年来的高产稳产,不可避免会对黑土地肥力造成一定透支,出现土壤有机质下降等问题。

      还应看到,人多地少的国情,使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高投入、高产出状态,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因此,要加强农田建设和耕地保护,加强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全面提升耕地质量,让耕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更好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抓手,积极开展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努力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守好用好“饭碗田”,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才能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主动。

      以前拼面积、比产量,现在拼绿色、比质量,粮食生产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今,在东北农村,很多农家院子里都停放着免耕播种机。随着农民土地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护性耕作”正在黑土地上悄然兴起。例如,利用现代耕作技术让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数据显示,全秸秆覆盖免耕5年后,土壤有机质能增加20%左右。耕地质量变化是渐进性的,肥力流失小问题难发现、大问题难治理,恢复起来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必须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构建综合治理技术体系,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施策,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让各类型耕地永葆肥力。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眼下夏粮已实现“十七连丰”,作为全年粮食产量“大头”的秋粮正处于田间管理关键期。耕地保护不仅要以保障粮食产能为首要任务,确保“吃得饱”,还要为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奠定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实现“吃得好、吃得健康”。像重视保护大熊猫一样重视保护黑土地,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推动大国粮仓向绿色粮仓、绿色厨房转型升级,“中国饭碗”一定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分享: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闻评论(共有 0条评论)
OA办公系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会员中心| 帮助文档 | 商务合作 | 百度新闻地图| BaiduMap|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管单位: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张家界日报社 Copyright ©2005-2011 www.zj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张家界新闻网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湘B-20080013 ICP备案信息:湘ICP备1100615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湘20100035
本网站所有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家界新闻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