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张家界日报社    张家界市唯一新闻门户网
我要投稿| English| 한국의| ภาษาไทย| Japanese|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您的位置: 首页 >  千城频道> 热点舆情 > 正文

人民日报现场评论:让“锈带”成为“秀带”

2020-07-07 10:29:392  来源:人民网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生态环境的成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生态环境的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的重要指标

      

      “你问什么是小康生活?这就是我理想的小康生活!”家在景中住,江苏省南通市临江小区的居民卞玉如热情地招呼记者参观自家“江景房”。从阳台向外看,长江岸线之美尽收眼底:南边正对着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郁郁葱葱的绿色进入视线;朝西边看是奔涌不息的长江,一艘货轮刚好经过;打开窗户,新鲜空气夹着梅雨季节独有的湿润感扑面而来。

      然而曾有一段时间,长江岸边的生态环境并不尽如人意。临江临海的南通,港口是发展引擎,造船、化工等产业沿江聚集,奠定了经济强市地位。但由于历史原因,沿江地区一度出现了资源多头分割管理、质态不优,港口产业单一、效能偏低,散货码头设施老旧、生产工艺落后、能耗污染大等严峻问题,港城结合地带成为脏乱差的集中区域。“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令当地百姓较为不满。在长江边上生活了74年的卞大爷回忆,“虽然距离很近,但长江是看不见的,更别提感受它的美了。只有下大雨时江水倒灌,将门口的低洼地淹没,才能体会到我们住在长江边上”。

      怎样回应百姓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发展与保护之间怎样平衡?绿色发展理念无疑是解开这两个问题的根本遵循。在4年前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的重要指示,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为长江经济带跳出传统发展路径、破解生态环境保护困局锚定了航向。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凝结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成为沿江省区市的发展共识。

      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绿色发展,难免先要经历一番“猛药去疴,刮骨疗毒”,解开思想上的疙瘩,承受经济上的阵痛。2017年初,南通全面启动实施滨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工程,以南通港的整体搬迁、提档升级为突破口,引导沿江数百家“散乱污”企业有序退出、腾笼换鸟。虽然从经济上说淘汰许多产业极为“不舍得”,但对长江保护和城市生态提升而言,这些牺牲却“很值得”。3年来,沿江片区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修复腾出沿江岸线5.5公里,新增森林面积6平方公里。如今,南通群众在家门口的滨江公园溜达散步,细雨绵密、江风微润,绿道成荫、白鹭翩跹,过去满目疮痍的“锈带”已变成清新亮丽的“秀带”。住在江岸的百姓说,现在有一种“长江是我们的”的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全面小康的关系:生态环境的成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生态环境的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的重要指标。就长江沿江城市而言,无论生态修复还是减污治污,都还需要继续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应有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上的战略定力,应有补齐生态短板实现全面小康、向群众回馈生态红利的职责担当。

      (作者为本报江苏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06日 05 版)

     
分享: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闻评论(共有 0条评论)
OA办公系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会员中心| 帮助文档 | 商务合作 | 百度新闻地图| BaiduMap|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管单位: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张家界日报社 Copyright ©2005-2011 www.zj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张家界新闻网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湘B-20080013 ICP备案信息:湘ICP备1100615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湘20100035
本网站所有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家界新闻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