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张家界日报社    张家界市唯一新闻门户网
我要投稿| English| 한국의| ภาษาไทย| Japanese|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您的位置: 首页 >  千城频道> 健康中国 > 正文

“吃相”太难看! 网络“吃播”乱象该整治了

2020-08-18 17:49:062  来源:人民网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一面是一手机、一账号即可直播的“低门槛”,一面是百万年薪、千万粉丝、六位数商家合作的“高诱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博主加入了“吃播”的行列。

    为了给观众不断带来新的感官刺激,向流量看齐的很多“吃播”不仅内容上越趋荒唐,更在效果上冲击了珍惜粮食、爱惜食物的基本价值底线,“吃相”难看,实应整治。

    “吃播”“拼命”出位为吸金

    2009年起,一种“我吃饭,你观看”的直播模式在日韩等国率先发展起来,后在国内流行,被人称为“吃播”。具体而言,就是主播坐在家中或餐厅的网络摄像头前,向网友直播吃下巨量食物的过程。

    因在16分20秒内直播吃完10桶火鸡面而走红的“大胃王密子君”是国内涉足“吃播”较早的主播。她凭借超大胃口直播进食各种食物,频繁刷新纪录,还因与普通人不同的胃部条件参加过某知名综艺节目的录制。

    “密子君”走红之后,许多人跟风直播吃饭,效仿她的成名之路。主播通过与美食商家合作、探店试吃、贴片广告等形式,在快速涨粉后,实现了流量的灵活变现,延伸了网络“吃播”的产业链。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艳玲等学者认为,“吃播”将主播个人的进食行为搬上屏幕,在互动中使受众获得了代偿性满足、好奇心满足、虚拟陪伴、娱乐消遣等体验。

    “吃播”视频短时间内成为“吸睛”的内容种类。在各平台搜索“吃播”,大量专职从事“吃播”的“美食达人”“美食博主”已通过平台V认证。短视频平台抖音以“吃播”为标签的内容分类下,有39.3万个视频,播放量达到287.2亿次。

    “虐式吃播”伤身辣眼睛

    为了“吸睛”,凭借出位、无下限的表演刷新观众认知,“吃播”乱象在互联网场域中愈演愈烈。

    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为争夺粉丝注意力,主播纷纷“进阶”内容,推出“10分钟吞下36个粽子”“一口一个,直播吃100对鸡翅”等高感官刺激的内容。

    短视频行业工作人员透露,有商家曾对主播提出过“成功挑战30人份该品牌汉堡并拍宣传片,奖30万元”的合作要求。

    市场需求触发主播不断挑战“难以置信”的食量。有人辞职成为专职“吃播员”,每天在摄像头前进食3小时。有主播为锻炼食量,持续过量饮水进食,让胃部增大一倍。

    从视频弹幕中可见,广泛存在于“吃播”中的先吃后吐或边吃边吐,带来巨大食物浪费的同时,也引起网民的不适。

    北京一名主播告诉记者,她去年已靠“吃播带货”过上了“日进斗金”的生活。但直到今天,“为不让粉丝离开直播间,要以最快速度把食物送到嘴里,嚼三四下就要吞下去,胃病不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主任医师魏红涛说,暴食会带来急性胃扩张,所致的呕吐将加大窒息风险。而催吐则无异于“自残行为”,对食管和咽喉都会造成伤害。

    直播平台务必尽快整治“吃播”乱象

    “向流量看齐”“一切为了娱乐”的庸俗内容,不断消解着主播的底线,违背了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也降低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以食量惊人、以假吃催吐为噱头的“吃播”内容正受到网友的抵制。记者在一些热门直播视频下看到了网友“强烈要求封号”“别为赚钱糟蹋身体”等评论。

    “向流量看齐的‘吃播’内容,既给主播带来不可逆的身体伤害,也将误导观众的饮食习惯。”魏红涛说,暴食不仅会导致肥胖、脂肪肝等,还易引发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还可能诱发急性心脑血管意外。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尚未成形的阶段,容易被此类具有不良饮食习惯的内容带偏,产生模仿行为,养成不良嗜好。希望平台生产更多倡导健康饮食理念、传播优秀饮食文化的视频内容。

    受访学者认为,“吃播”不能止于展现食物的表层符号,更要着力挖掘传统美食的文化价值。王艳玲建议直播平台对主播提高内容发布门槛,采用身份识别等认证方式,加强内容审核和考核,筛选过滤掉猎奇、低俗的“吃播”内容,对上传不当内容的用户实行封禁制度。

    目前,部分视频平台正加大对“吃播”内容的监测和管理。在B站搜索“大胃王”“吃播”等词时,出现了“珍惜粮食,合理饮食”等提示语。直播平台斗鱼表示将加强对美食类直播内容的审核,杜绝餐饮浪费,营造清朗的直播氛围。

分享: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闻评论(共有 0条评论)
OA办公系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会员中心| 帮助文档 | 商务合作 | 百度新闻地图| BaiduMap|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管单位: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张家界日报社 Copyright ©2005-2011 www.zj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张家界新闻网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湘B-20080013 ICP备案信息:湘ICP备1100615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湘20100035
本网站所有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家界新闻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