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张家界日报社    张家界市唯一新闻门户网
我要投稿| English| 한국의| ภาษาไทย| Japanese|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您的位置: 首页 >  千城频道> 华声慈善 > 正文

四川 特色农业促增收

2020-07-20 20:34:132  来源:人民网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果园村的葡萄满架满园,吉香居的泡菜清香四溢,安岳柠檬种植园果实累累……盛夏时节,行走在川蜀大地,感受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四川省注重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让广大农民持续增收获益。

      果园村

      “葡萄大家一起种,钱要大家一起赚”

      走进眉山市彭山区果园村,万亩葡萄产业园中心区里,网络直播带货人气正旺。每天,大量新鲜葡萄经由电商平台售出,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说起自己的创业史,彭山区葡萄种植大户杨志明感触颇深:“刚开始,经验不足,技术不成熟,基本就是靠天吃饭,葡萄种出来卖一半烂一半。”

      在当地政府扶持下,杨志明尝试规模化种植葡萄。2015年,彭山区试行“三级土地预推—资质审查前置—平台公开交易—风险应急处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并在果园村率先落地。通过公开竞标,杨志明的公司在果园村及周边流转260亩土地,走上规模化种植葡萄之路。

      如今,杨志明的公司应用棚栽避雨、绿色防控、智慧灌溉、温控系统等现代化技术,种植夏黑、巨峰等几十个葡萄品种,葡萄年产量达70多万斤。“葡萄大家一起种,钱要大家一起赚。”杨志明带动当地农户一起种葡萄,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0余次,培训上千人。通过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果园村及周边的葡萄种植业快速发展,群众稳步增收。

      葡萄架下,果园村10组村民余卫中正细心修剪多余的枝蔓。“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有好收入,过上了好日子。”刚刚接到一笔订单,老余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3年,在外务工的余卫中得知家乡许多人通过种植葡萄增收致富,于是决定回乡创业。如今,他的“养生园”家庭农场种植葡萄100余亩,年收入70余万元。

      近年来,果园村共有200余人返乡创业。除了发展家庭农场,不少人还投身农资销售、水果初加工等配套产业。果园村已成为彭山葡萄万亩示范区的重点区域,凭借葡萄产业,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1万元。

      吉香居

      “泡菜生产线,使农户稳定增收”

      口感爽脆、滋味酸辣的泡菜,是四川人餐桌上的常见食品。在四川说起泡菜,不少人会提到吉香居。

      坐落在眉山市东坡区的吉香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泡菜、调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车间生产线上,各种蔬菜原材料经挑选、分类、清洗、切割后入坛发酵。

      “泡菜生产线,使农户稳定增收。”眉山市东坡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邹和良对记者说。

      近年来,通过“公司+基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走“订单农业、合同种植”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吉香居在东坡区已发展订单农户29820户,订单蔬菜基地面积近5万亩,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500余人。2019年,公司兑现菜农现金1亿余元,带动周边农民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

      “为保障合同种植户的利益,当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格时,公司保底收购蔬菜,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公司随行就市收购,从而与农户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关系。”吉香居公司副总经理王艳丽介绍说。

      没了销售上的后顾之忧,农户种菜更踏实了,泡菜原材料供应也更有保障。2017年眉山市乙洮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吉香居签订了供菜合同,合作社供菜量已从当年的70吨增加到2019年的150吨,农民亩均增收700多元。

      家住东坡区太和镇三江村的陈东元,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谈起从前的日子,老陈皱起了眉头,“过去也种了几亩地蔬菜,但市场行情不好时,销不出去,就会烂在地里。”借助吉香居的订单收购,老陈家现在种植辣椒3亩、芥菜1亩,年人均收入从不到3000元提高到8000多元,顺利摘掉穷帽子。

      吉香居员工张启春从前种过树苗、当过锅炉工,但由于身体残疾等原因,一直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现在好了,每个月收入稳定,孩子上学、家庭生活都有保障,我挺知足的。”

      2013年,吉香居与眉山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为残疾人积极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吉香居在岗残疾员工近480人,占员工总数的27.3%。

      隆恩村

      “让群众住进新房子,能有稳定收入”

      漫步资阳市安岳县的万亩柠檬种植园,柠檬芳香沁人心脾。

      “目前,安岳有柠檬种植户11万户33万余人,营销企业3000余户,12万余人在全国乃至国外卖柠檬。”安岳县柠檬产业局局长田再泽自豪地说,“安岳柠檬的品质得到广泛认可,安岳制定的多项柠檬产业环节管控标准升级为省级标准,柠檬鲜果标准上升成为国家标准。”

      安岳素有“中国柠檬之乡”美誉。近年来,通过“市场营销+订单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等方式,安岳建成标准化柠檬产业园40余万亩,带动全县141个贫困村发展柠檬产业8.1万亩,年产柠檬9.4万余吨。贫困户户均种植柠檬1亩以上,人均纯收入1800余元。

      谈起近年来村子的发展变化,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党支部书记刘艳英感慨很深。过去,村民大多分散居住,不少房屋年久失修,村容村貌脏乱差。通过自主经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方式发展柠檬种植业后,村民新居变大了、腰包变鼓了,村里道路变宽了、村容变美了。

      “过上好日子,就是要让群众住进新房子,能有稳定收入。”刘艳英说。

      为了让村民稳定增收致富,当地还摸索出一条农旅结合的路子——发展柠檬种植业的同时,突出柠檬文化特色,推出“赏柠檬花、摘柠檬果、观柠檬景、吃柠檬宴”乡村旅游项目,打造集“吃、住、游、购、采摘体验”于一体的柠檬生态度假休闲区。

      如今每到周末,隆恩村的农家乐、采摘园就很热闹,成了城里人亲近自然、放慢节奏的度假好去处。

分享: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闻评论(共有 0条评论)
OA办公系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会员中心| 帮助文档 | 商务合作 | 百度新闻地图| BaiduMap|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管单位: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张家界日报社 Copyright ©2005-2011 www.zj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张家界新闻网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湘B-20080013 ICP备案信息:湘ICP备1100615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湘20100035
本网站所有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家界新闻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