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张家界日报社    张家界市唯一新闻门户网
我要投稿| English| 한국의| ภาษาไทย| Japanese|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您的位置: 首页 >  千城频道> 华声慈善 > 正文

扶贫要下足绣花功夫

2020-07-15 17:42:262  来源:人民网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不久前,我在重庆市荣昌区调研,遇到了方大兵。见到他时,老方正在照顾着自家的小龙虾。他今年52岁,几年前在厂里做工,受伤致残,成了贫困户。如今,在各方帮扶下,老方有了自己的产业,生活也有了盼头。

      不过,老方跟我说,这么好的扶贫政策,自己差点儿没够着。什么原因?他所在的竹林村不是贫困村,而且地理位置好,产业发展也不错,村民过得也都挺好,老方这样的,是特殊原因导致的特殊情况,差一点儿就没被识别出来。

      重点贫困地区的贫困户集中连片,好发现;而看起来“还不错”的地方,贫困户散点分布甚至零星分布,不留神,识别的眼睛就容易错过。尤其在整村不是贫困村的地方,没有驻村工作队,也没有专职扶贫的第一书记,“隐身”状态的贫困户容易被忽略。

      这种情况,更要求扶贫工作者下足绣花功夫。

      还拿老方为例,他就是干部们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才被发现的。这是个精细活,需要慢慢找,细细看。越到关键时刻,越要沉下心、俯下身。有人可能会说,精准识别是起初阶段的事,快收官了,不必再提。其实不然,精准识别是个动态过程。有的户过去不困难,现在遭遇变故,困难了;有的户过去困难,现在经过扶持,问题不大了。不保持动态识别之心,那就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在当下的时间点上,哪家是贫困户,哪家有返贫风险,哪家已经稳定脱贫……干部的心头要有一本明白账。

      与集中连片地区相比,在贫困户散点分布的地方,往往致贫原因没有共性,各家有各家的难点,这就要求根据不同情况施以不同措施。比如,对因残致贫的家庭来说,除了要帮扶产业,更要帮助他克服心理上的难关,扶志便是重点工作。

      另外,帮扶措施也并非一成不变。脱贫攻坚不是一日之功,而针对每一户的政策也不可能一用到底。这就需要干部们近距离察看变化,及时改变,多来群众家里坐坐,多听听群众心声,多为群众想想招。

      群众的幸福少不了干部的辛苦,工作越细致,群众脱贫奔小康才越有希望。

分享: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闻评论(共有 0条评论)
OA办公系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会员中心| 帮助文档 | 商务合作 | 百度新闻地图| BaiduMap|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管单位: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张家界日报社 Copyright ©2005-2011 www.zj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张家界新闻网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湘B-20080013 ICP备案信息:湘ICP备1100615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湘20100035
本网站所有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家界新闻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