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张家界日报社    张家界市唯一新闻门户网
我要投稿| English| 한국의| ภาษาไทย| Japanese|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您的位置: 首页 >  千城频道> 华声慈善 > 正文

生态修复,且下细功夫(说道)

2020-07-09 10:33:002  来源:人民网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生态修复,有的需要当机立断、令行禁止;有的则需要耐下性子、细细打磨。如此,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地

      

      在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眼前景象有“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诗情画意,又听得父子接力守护黑颈鹤、村民30年拍摄湖鸟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这或许能解释,人们讨论生态之美,为何讲究“诗意栖居”。生态修复,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合笔写就一首诗,寻章摘句、谋篇布局,如此营造美好生态,细中求精,巧方能成。

      生态系统复杂多样,一旦遭遇破坏,修复非一夕之功。比如草海,水面辽阔时有45平方公里,因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经历多次水落湖退。最近一次在1972年,因排水造田,仅存5平方公里湖面沼泽。为还一湾柔波,草海先后被列入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经法制护湖、退地还湖、截污净湖、造林涵湖,30多年持续治理,才逐渐恢复“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景象。

      生态修复,有的需要当机立断、令行禁止,有的则是需要耐下性子、细细打磨。如此,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地。草海治理期间,居民退耕还湖、停船收网,或走上公益岗位,或接受就业帮扶,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寻得更高效率、更低消耗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平衡、抓准痛点,才让出“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的空间。

      草海几度起落,候鸟几番来回,复述着沧海桑田的自然法则,也浓缩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人与湖相谐、与鸟相亲,则生态好、景色美、游客来、产业兴。

      生态修复,终究是利用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目标清晰的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如今的草海,水域面积25平方公里,涵养越冬鸟类200多种10万余只,周边村民依托良好生态转产脱贫。正是持续多年依托资源、久久为功的努力,让“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的光景失而复得。

      构筑诗意栖居的美好生态,完成人与自然的合作诗篇,当如此下功夫,“苦吟”耐得住,“妙笔”才能拿得出。

     
分享: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闻评论(共有 0条评论)
OA办公系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会员中心| 帮助文档 | 商务合作 | 百度新闻地图| BaiduMap|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管单位:张家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张家界日报社 Copyright ©2005-2011 www.zj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张家界新闻网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湘B-20080013 ICP备案信息:湘ICP备1100615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湘20100035
本网站所有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家界新闻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